1. 新闻资讯

泽璟制药盐酸杰克替尼片III期临床数据亮相2023EHA 带来骨髓纤维化患者治疗新选择

浏览量:19253  发布时间:2023-06-13

        骨髓纤维化(MF)是一种难以治愈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和预后呈高度异质性。随着MF患者JAK2 V617F等突变基因的发现,靶向药物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显著延长了患者生存期。但该领域对新型药物疗法的需求仍非常迫切。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金洁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发表的一项有关泽璟制药JAK抑制剂盐酸杰克替尼片治疗中、高危MF患者的随机双盲III期研究结果成功入选2023年第28届欧洲血液学年会(EHA)口头报告(Abstract:S212)1,为MF治疗注入了新活力,有望为骨髓纤维化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


治疗缺口亟待弥补,国研JAK抑制剂初露锋芒
        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殖可导致细胞因子及炎症因子的不当释放,从而诱发骨髓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和髓外造血。MF临床表现通常包括体质性症状(发热、乏力、骨痛及盗汗等)、贫血和脾脏肿大等,平均起病年龄为53岁,发病率为0.3~0.6/10万人2。有研究显示,确诊时80%以上的患者处于中危或高危阶段,生存期短,心力衰竭、血管并发症及急性白血病转化等是患者主要死亡原因。其治疗强调按照分层原则选择对应方案,对于中、高危,且伴有脾脏肿大的MF患者,JAK抑制剂(JAKi)是国际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3。目前,FDA已批准3种JAKi(芦可替尼、fedratinib和pacritinib)用于治疗MF,国内已上市的治疗MF的JAKi仅有进口药物芦可替尼。MF药物治疗存在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在此背景下,杰克替尼作为第一个申请新药上市的国产JAKi类创新药物,此前一项开放、随机、多中心、II期研究结果已经显示该药100 mg bid治疗既往未接受JAKi治疗的MF患者,24周时脾响应有效率超过50%4。本次EHA公布的III期研究结果则展示出该药与传统治疗手段相比可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多维改善患者症状,杰克替尼为MF领域带来惊喜
        该研究入组标准为年龄≥18岁的原发性MF、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后MF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后MF患者,DIPSS评分为中危-2或高危,既往未接受或接受≤10天JAKi治疗,随机分组(2:1)至杰克替尼100 mg bid治疗组和羟基脲0.5 g bid治疗组。期中分析(数据截止2022年4月28日)纳入47例接受杰克替尼治疗患者和23例接受羟基脲治疗患者,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基本均衡。

表1 患者基线特征

       

        结果显示第24周时,杰克替尼组和羟基脲组脾脏体积较基线缩小≥35%(SVR35)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2.3% vs 17.4% (p≤0.0001) (图1)。


图1 24周IRC评价的脾脏体积相比基线变化的百分比瀑布


        在所有预设亚组中,杰克替尼治疗与羟基脲治疗相比,具有明显的脾脏反应优势(图2)。杰克替尼组的脾响应最佳有效率为80.9%,羟基脲组为26.1% (p≤0.0001)。脾脏体积相比基线变化的最大百分比中位值分别为-46.59%和-18.50%。


图2 24周预设亚组SVR35分析结果


        在症状评分方面,杰克替尼组第24周总体症状评分减少≥50%(TSS50)的患者比例为63.8%,羟基脲组为43.5% (p=0.1163)(图3)。


06
图3 患者TSS50随时间变化情况


        在贫血响应方面,第24周时,杰克替尼组7例基线需要红细胞输注的患者中有5例患者实现红细胞输注量减少≥50%,羟基脲组5例中有2例实现红细胞输注量减少≥50%。杰克替尼组4例基线输血依赖的患者中有1例患者转化为非输血依赖,羟基脲组3例基线输血依赖的患者均未转化为非输血依赖。在基线血红蛋白≤100g/L的非输血依赖的患者中,杰克替尼组血红蛋白升高≥20g/L的患者比例高于羟基脲组,分别为39.3%和15.4%。在血红蛋白水平方面,杰克替尼组各时间点相对基线的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所升高,而羟基脲组均有所下降(图4)。


图4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基线相比变化情况


        在安全性方面,杰克替尼的总体安全性好于羟基脲。杰克替尼组≥3级治疗期不良事件(TEAE)、严重TEAE、导致永久停药以及导致剂量减少或暂停用药TEAE的发生率均低于羟基脲。最常见的≥3级血液学TEAE(任一组发生率≥20%)是贫血(杰克替尼组25.5% vs. 羟基脲组43.5%)、血小板减少(17.0% vs 39.1%)、白细胞减少(2.1% vs. 21.7%)、中性粒细胞减少(2.1% vs 21.7%)和淋巴细胞计数降低(2.1% vs 13.0%)。


金洁教授作大会口头报告



金洁 教授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名誉主任、学科带头人

浙江大学血液肿瘤(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

浙江省血液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浙江大学癌症研究院恶性血液病团队负责人

国家卫建委临床重点学科-浙一医院血液学科带头人

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白血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病转化专委会前任主任委员

CSCO抗白血病联盟副主任委员

CSCO抗淋巴瘤联盟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学会常委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

海峡两岸血液学会、中国健促会常务委员

浙江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师学会血液学分会会长

在Lancet Oncology、Cell、Blood、Leukemia等SCI收录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

以第一获奖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1-3等奖9项

参考文献:

1. Yi Zhang,et al,. 2023 EHA. #S212.

2. Pastor-Galán I, Martín I, Ferrer B, et al. Impact of molecular profiling o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myelofibrosis[J]. Cancer Treat Rev, 2022, 109: 102435

3.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19年版) [J] .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9,40 (1): 1-7.

4. Zhang, Yi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jaktinib in the treatment of Janus kinase inhibitor-na?ve patients with myelofibrosis: Results of a phase II trial.” 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 vol. 97,12 (2022): 1510-1519.